端午节来历和节日风俗是什么?相信大家对于端午节是比较熟悉的,因为在端午节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活动,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包粽子吃粽子,那么端午节来历和节日风俗是什么?
迄今为止,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。俗说屈原投江以后,当地人民伤其死,便驾舟奋力营救,因有竞渡风俗;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,但多为蛟龙所食,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做成后来的粽子样。
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,古时盛行于吴、越、楚,现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。传出国外后,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。据《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》称,早在7000年前,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剖成木舟,并加上木奖划舟。“龙舟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穆天子传》卷五:“天子乘鸟舟、龙舟浮于大沼。”预《九歌·湘君》中“驾飞龙今北征,吾道兮洞庭”"石漱浅浅,飞龙兮翩学者们认为文中的“飞龙”即是龙舟。
挂艾草,端午节当天,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甚蒲,蚊虫害怕这种味道,能起到驱蚊的效果。因为葛蒲的叶子形状似剑,古人称之为“水剑”,说它可“斩千邪”。人们便会把葛蒲刻成“小人儿”“小葫芦”等形状,挂在儿童脖子上,以求吉利。也会挂在门楣,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。